子計畫一 教與學成長-e化教學資源
基督徒論《孝經》的孝
2009年1月4日邀請周聯華牧師於本校良鑑廳演講「基督徒論《孝經》的孝」,以基督教的觀點談論中國的孝經,吸引了近百位師生前往聆聽。
所謂「百善孝為先。」,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認為孝是件很重要的事;但基督徒因其教義因素常給少數一知半解的人認為是不孝的子孫,周牧師因此以中國人心目中最權威的《孝經》來探討基督徒究竟孝與不孝。演講開始,周牧師先解釋《孝經》以及孝的定義及要點,讓聽眾先對《孝經》有基本的認識,接著探討基督徒與孝的關係。總括《孝經》十八章,周牧師說明《孝經》中大部份的要點基督徒可以做,但卻因為某一些極少部份不做而揹了基督徒不孝的罪名。基督徒不因為社會的改變而跟著變遷,基督徒自有孝敬父母的教導,和為人之道的方針。但是國人是把孝放在「禮」的天平上的,把某些禮儀看得非常重。因此周牧師說明基督徒不需為其他人自我辯護,而是要自我檢討是否是遵行孝道。
會末,周牧師說明基督徒不是不做某些傳統的習俗,而是無須做;基督徒要做更有意義的,並做得更好!並借用《孝經》的結尾,期許基督徒做事要真正從心裡發出來!「生事愛敬,死事哀戚(基督徒的禮儀和適當的悲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