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電子報
2012年 12月
2012年 09月
2012年 04月
2012年 02月
2011年 12月
2011年 10月
2011年 09月
2011年 05月
2011年 04月
2011年 02月

 
東海校內搜尋
全球站台搜尋

 

<<   2025年02月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010年 12月份電子報
卓越計畫99.11月成效報導-懺悔錄和浮士德 撰寫者:
2010-12-05


◎閱讀偉大的書《懺悔錄和浮士德》

盧梭與懺悔錄

  東海大學開設閱讀偉大的書《懺悔錄和浮士德》課程,本週陳教授針對盧梭生平及經典書籍《懺悔錄》向學生進行仔細的講解。

  有錢有閒才當藝術家->有金主眷養藝術家->藝術家脫離金主,自己去尋找市場->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考慮市場的需求,誰將什麼用什麼方式傳達出去?而消費者和傳遞者的關係又為何?陳教授拋出了這個議題讓學生們進行思考與討論。

  盧梭於一七一二年生於瑞士的日內瓦,那是法國的啟蒙運動最為興盛的時期。啟蒙運動注重合理性的思辨,希望走向理性和文明,並認為知識不應藉由神學而來,應是藉由知識走向世界。盧梭和當時的主流有些許牴觸,他認為科學與文藝的進步是足以促成人類生活的墮落。他的一生顛沛流離,年少輕狂的流離失所,爾後因愛彌兒而有家歸不得;從日內瓦到法國,然後再也回不到日內瓦,坎坷的生活經歷讓他寫出民約論、懺悔錄等經典。若是他一生平淡無奇,可能當個音樂老師終老一生,也因為經歷了許多的窮苦流浪,才能鑄造這樣的一代巨人。

  經過課程介紹,盧梭的一生及往後經典書籍的寫成;著實讓學生多番思考與討論,彼此進行更多意見交流與分享。

陳教授導讀 發表與意見交流
   

懺悔錄9-12章

本週課程,陳教授由一句話的分享開始。

  張力:既希望尋求公共聲譽,卻又追尋自然。

  晚年的盧梭期望改變他年輕時追求虛榮、名利的盧梭,這樣糾葛的狀態,自相矛盾又想追尋自然,和朋友的決裂,對來訪的人感到厭煩。

接著進入書中第九章節部分。

p.319除了鄉村之外,自己住在任何地方都毫無快樂可言。

p.320如果我味於素志而去寫些通俗媚世的文章,一般人為了名利而寫作,是不可能有偉大的作品產生。唯有高尚的心靈才能產生偉大的思想。

p.324和黛麗莎在一起以後,才覺得自己有了一個真正的歸宿,對我意深情厚,他不斷給我安慰和鼓勵。

p.343~350和他人的爭論,和好友決裂

第十章,證明盧梭有精神病的狀況

p.357(外界友人陷害他)我知道他們指控我犯了十惡不赦的罪,但卻無法提出確實的指控

p.364我厭惡,我朋友和贊助我的人一心只想控制我(平等的相處才是他想要)

第十一章:

p.388希望追尋公共的聲譽,寫了茱麗

p.389(茱麗的書寫影響了歐洲,也影響了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 (讀者必須了解書中角色的細膩(間接指導讀者如何閱讀盧梭的書)、婦女都認為盧梭正如茱麗的主角

p.408愛彌兒和民約論被查禁

p.409朋友的逐漸背離

p.412因兩本書的風波而開始逃亡

第十、十一卷,後世的解釋:

1.盡可能保存她系統性的說法,試圖保有他的一致性

2.細讀他的矛盾之處,不美化

3.盧梭是故意寫成這樣的方式,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兩難

第十二卷:

p.434有人來探訪我,但他們的品味、才智不一(大多是法國人)

p.435來自日內瓦、瑞士的騙子、教士來欺騙我

懺悔錄,盧梭死後才出,因為他害怕和愛彌兒一樣被查禁

陳教授精采授課




Copyright c TUNGHA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總計畫辦公室電話 Tel : 886-4-2359-2559  FAX : 886-4-2359-2545
地址: 40704 台中市西屯區台中港路三段 181 號 TEL: 886-4-2359-0121 FAX: 886-4-2359-0361    Designed by  ASIAWAY
建議瀏覽大小為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