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大地震,七個台北來的年輕人投入了災區老人送餐的工作, 方昱就是其中一位,問她為什麼去那邊,她的回答很有趣-「掙扎著要不要去的時刻,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去了!」,問她為什麼一直都在那邊,她的回答也很妙-「因為沒有離開的理由,所以就一直待在那邊了!」。
去到那邊的第一個晚上,住在鄉下房子裡,看到壁虎的數量是她覺得是這輩子看過最多的,還會被小蟲攻擊,可是她還是留下來了,剛開始去的工作是~~看到什麼要做的就做也就是說沒有特定的工作分配,於是她從種種花,整理環境開始她的社區工作,在經歷過豪華超市事件後,她變得更有勇氣去據理力爭,不再畏縮、退後, 從此社區推動的業務有了重大突破。
每天送餐給老人家是她的工作之一,這麼多年來她十分享受這項工作內容,每天這些阿公阿媽看到她來送參都會很開心的迎接,拉著她說故事 ,希望她可以待久一些,送餐工作不僅僅是送餐,還有濃濃的情感在當中,每月收取微薄的餐費,不僅每位阿公阿媽都負擔的起,同時可以讓他們保有自尊與自我照顧的能力。
為了維持工作站沒有任何外援仍可運作的狀態,茶與米的行銷與銷售業務就成了目前她們重建站的重心之一,她們必須努力創造營業額,才能讓自己可以有收入,雖然現在工作站仍處於拮据狀態,但是在她的眼中,仍不時閃耀著希望。
演講最後,問她有什麼堅持可以繼續留下來 ,是為了實現什麼理想或理念嗎?她說沒有,到目前為止,她其實還是不知道為何當時會選擇去南投投入這份工作,當大家紛紛有她們離開的理由時 她還沒有找到可以讓她離開的理由。關於這個社區重建的分享 ,超乎想像地 原來只要認真的過每一天,不一定要有太大的理想與抱負還是可以成就一個與眾不同的社區營造,就像織布人一樣,每天每天的織布,總有一天我們便能看見美麗的織布成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