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溝通有一個很重要的技巧是傾聽,溝通主要是講刺激與反應,人際關係就是經驗的累積,跟某個人相處的正面經驗比較多,兩個人的關係品質就會比較好,相對的負面經驗比較多,人際關係的品質就會比較差,不論這個人是你的誰,父母也好,手足也好,朋友也好,都是一樣。
為什麼要溝通呢?溝通的目的為何?溝通的目的是在創造你好我好的經驗,在你的生命經驗裡頭,你跟人溝通是創造什麼樣的經驗,是「你好、對方也好」、還是「你好、 對方不好」、還是 「你不好、對方很好」、還是「你不好、對方也不好」,如果你在這個時刻,創造「你好、對方也好」的經驗,下一次要創造「你好、對方也好」的經驗比較容易,相對地,其他模式也是一樣。
當你在跟人溝通的時候,如何能創造「你好、對方也好」的狀態?跟人溝通其實不是一張白紙,用某角度來說,在溝通的當下,你是攜帶的許許多多的過去在跟別人溝通,溝通技巧需要透過訓練,兩個人為一組分組時,你會怎麼找搭檔,這就像人跟人做朋友的時候,當下有時候不一定很清楚知道,你的過去經驗就開始發揮作用,不管怎麼選,總是會有人沒有選到搭檔,有些人不只自己選,還幫別人選,林啟鵬老師給了大家一個練習題「跟人交談,等人講完話數五秒後再回應他」這個練習是幫助大家聽清楚並且想清楚,因為等待五秒鐘再說話會讓人去思考,清楚對方在講什麼, 一般來說,我們多會關心等下我要說什麼勝過對方剛剛說了什麼。
溝通困難就在於我們很難一心一意聽他人說, 當你心情比較平靜,就不會亂講,還有溝通常常都是反應太快的狀態,然而只有心情平靜,才能夠傾聽,但這很少有機會去做練習, 人際溝通的訓練通常很少有人可以坐在你旁邊告訴你該怎麼講,所以透過這堂課老師所帶的許多練習,可以幫助大家繼續訓練自己,多練習就可以慢慢達到一心一意聽人講話的境界。
林啟鵬老師認為溝通是種內在素養的表現,溝通是種說話跟聽話的靜心,溝通不只是聲音語言,還有會看到對方的眼神、表情、動作、知識、距離、高矮、手勢、穿著打扮、角度,好的傾聽可以創造好的溝通,會讓對方認可你的回應,讓話題持續、深入、關係變親近…等等,學習傾聽絕對是良好的溝通的最佳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