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名稱:
東海大學教學卓越計畫
日期:
6/8(週二)
主題/時間:
對象:
地點:
社會實驗的藝術/ 16:00-18:00
全校師生
美術系館
演講者
陳泰松 老師
1983年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台灣藝術大學)畢業,1992年法國瑟基國立高等藝術學院(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d’Arts de Paris-Cergy)畢業。
兼任於中原大學商設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研所、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與實踐大學等校,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台新藝術獎」觀察團委員,文化總會「台灣前衛文件展推行委員會」。
自1995年返台起,從事藝評書寫,文章散見於藝術機構、《典藏.今藝術》等藝術刊物。
預告內容:
如果我們從東海美術系的歷史沿革及現況發展來看,東海美術系的學生在進行創作時,似乎總會一定程度地重視個人內心情感表達,與創作時的身體經驗。然而對於如何以更有當代視野的觀點切入,並擁有較為明確的問題意識,以引起較為廣泛的議題討論,並配合創作的實踐,這些都是學生必須思考和面對的問題。
因此這次我們邀請了陳泰松老師,以較為基礎的概念語言,談一些關於心理分析和身體現象學的思想理論,並以一些國內外的當代藝術作品作為例證,討論在當代藝術環境下,內心情感與身體經驗如何作為一種能夠引起廣泛討論的公共議題,而不只是淪為喃喃自語?關注這些議題的當代藝術作品又如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