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校內搜尋
全球站台搜尋

 

<<   2025年02月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子計畫一:人文精神與美感生活
守懷˙開創-中國魯迅美術學院教授聯展 撰寫者: 兆安  [2010-11-01]

守懷˙開創-中國魯迅美術學院教授聯展
201011011210
東海大學藝術中心 
 
 
展覽緣起
近幾年來,本校藝術中心均於校慶期間規劃重量級並能普及校園藝文風氣之展覽。包括與國立台灣美術館合作之第十三屆國際版畫雙年展「生態之能見-國際版畫展」、與國立工藝研究所合辦之「Connecting-連結/慢活/隨藝」金工特展等。50週年校慶並曾配合傑出系友之能量展現,規劃「軌跡、系譜、星圖」創作回顧大展。時值55週年校慶,當有更進一步超越本土之特殊規劃與展現。
 
本校治校辦學目標,採「教學」與「研究」雙向並重,亦透過參與國際學術組織及與姊妹校的交流,提升國際學術研究交流。美術系近幾年積極尋求國際交流的可能性,在兩岸交流的成果上展現許多具體成果,除與廈門大學進行雙邊教授互訪的講學交流,並舉辦兩次兩岸膠彩畫的交流展覽,分別為「膠彩?重彩?岩彩兩岸現代繪畫的另一個向度展期」(2007-03-24 ~ 04-14)、「海峽兩岸膠彩?重彩聯展」(2009-08-01 ~ 08-24),更於2009年獲邀參與 “2009第五屆中國•宋庄文化藝術節”,是展覽中惟一的台灣機構,在國際藝術節中的關鍵性曝光,不僅讓東海大學在國際舞臺上展現美術教學特質,並且具有兩岸提升校譽之效。
 
美術系幾年來的努力,受到魯迅美術學院的重視,經雙方進行接觸,期望能合作規劃學術與藝術展覽的雙邊交流。特選定東海大學55週年校慶之重要節慶舉辦,期望展覽及活動與校慶同時進行,增添活動豐富度,亦希冀校慶期間外訪人士的質量增加,能深化外界及海峽對岸對東海大學國際交流視野廣闊的印象。
 
展覽及活動構想
本展覽共呈現五位魯迅美術學院教授的作品,分別為韋爾申、王易罡、張志堅、牟達器、王岩,皆專長古典油畫媒材。魯迅美術學院有著嚴謹的教學體系,堅持強化基本功訓練,面對新的時代,五位藝術家創作風格不僅立基於傳統的具象寫實與社會主義畫風,更強調結合當代藝術的社會關懷,技法用以關注並反映新社會,並在藝術市場中廣受一般大眾及收藏家之青睬。這樣的理念不僅與東海美術系的學風相似,亦暗合本校55周年校慶的主軸概念「懷舊感恩˙前瞻創新」。
 
除了以「守懷˙開創」為名的視覺藝術展覽外,更計劃邀請五位藝術家於校慶期間,與校內人士及單位進行參訪互動。並規劃二場講座及教學示範,邀請韋爾申(魯迅美術學院院長)、王易罡(瀋陽東宇美術館館長,遼寧美術家協會理事)二位身兼教職/行政職的重量級藝術家,透過專業投影科技,於茂榜廳為本校師生進行其專業領域的講學,及古典正宗蘇俄寫實技法之演示,使東海師生有機會能目睹創作技法演示歷程,並感受不同創作思維的激盪。
 
魯迅美術學院介紹
魯迅美術學院成立於1958年,前身為位於延安的魯迅藝術學院(中國八大美院之一),在中國美術發展中具有深厚的影響,涵括了人才的培育、藝術理念的散播、藝術創作的累積等方面,培養出了大批藝術人才,成為中國美術界的著名藝術家和專業領域的佼佼者,創作了許多具有藝術感染力和影響力的藝術作品,並以其鮮明的創作特徵為中國美術界所矚目。
 
此學院現有11個系,發展出21個專業及方向:並設有16個專業工作室,既是著名的學府,同時又是美術創作、藝術設計和學術研究的重要基地。並與國際上20餘所著名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際關係,致力於成為一所國際化的高等美術學府。
繼承魯藝傳統,堅持開拓創新,是其立校之本。旨在培養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具有社會責任感、時代精神和創造能力的美術、設計專和藝術理論研究專門人才。創作教學以反映現實生活、反映時代變革為主體,鼓勵學生對當代藝術思潮的研究與實驗,提倡富於個性和當代性的藝術語言表達。
 
參展藝術家簡介
韋爾申,1956年出生,哈爾濱人。1981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並留校任教。現為魯迅美術學院院長、教授,油畫系第二工作室主任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委。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一系列重要展覽,其中油畫《我的冬天》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銅獎(1984年);《黃色和諧,藍色和諧》(合作)獲首屆中國油畫展中國油畫藝術獎(1987年);《吉祥蒙古》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金獎(1989年);《守望者》獲第八屆全國美展銅獎(1994年)。
 
王易罡,196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1986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獲學士學位,在瀋陽大學師範學院美術系任教。現任瀋陽東宇美術館館長(為中國最早設立之民間美術館),遼寧美術家協會理事。1985全國青年美展獲鼓勵獎,1991全國建黨七十周年美展獲銅牌,1992年“中國廣州雙年展”獲提名獎,1993年“中國油畫雙年展”獲學術獎,1995年“中國藝術博覽會”獲優秀作品獎,1997年被瀋陽市政府評為“跨世紀拔尖人材”並享受政府津貼,被瀋陽市政府評為“優秀專家”榮譽稱號。
 
張志堅,1963年出生於內蒙古包頭市,1989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現任教魯迅美術學院,副教授,油畫系第三工作室副主任導師。其作品《流逝的記憶》遼寧美術出版社(2000年);《走進美院——素描教學談》遼寧美術出版社(2001年);《秋》中國油畫藝術展(1992年);《往事》中國青年油畫展(1996年);《思》第二屆中國油畫年展(1993年);《夢》第三屆中國油畫年展(1995年);《單簧管》第二屆中國靜物油畫展,並獲一等獎(1996年);《長笛》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2004年);《一塊揉皺了的白紙》第三屆中國油畫展(2004年)。
 
牟達器,1966年出生于遼寧省大連市,1986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現任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副主任導師。其作品油畫《市場》參加首屆中國油畫展(1987年);油畫《大風景》參加首屆中國油畫學會展(1996年);油畫《戲劇人生》參加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1999年);油畫《感覺系列》參加中國十所院校教師作品展(2003年)。
 

 
王 岩,1977年考入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1982年畢業獲學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現為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二工作室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油畫學會會員。1984年《春風吹來的時候》參加“中國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獲優秀作品獎。1985年《繡花女》參加“中國青年美術作品展”。1988年《春天的呼喚》參加“ 中國紅十字美術作品展”,獲優秀作品獎。1989年《黃昏時尋求平衡的男孩》,參加“中國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獲銀獎,並赴日本展出。作品由上海美術館收藏。1992年《雨後》參加“92中國廣州雙年展”。1992年《不盡的黃昏》、《有了陽光的日子》等作品赴新加坡參加四人聯展。1993年《遠離城市的地方》參加北京“’93中國油畫年展”並赴香港展出。1994年《炎熱的夏天》參加“第二屆中國油畫展”。1994年《初伏》參加“中國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1995《穿紅裙子的女人》、《沒有雪的冬天》參加南京“中國青年油畫家15人聯展”。1996年《孤獨的旅程》參加“首屆中國油畫學會展”。1997年《老丈人》參加“中國油畫肖像百年展”。1999年《塵埃》參加“瀋陽東宇美術藏品展”。1999年《死鳥》、《等待》參加“'99青島國際美術作品邀請展”。2003年《禽殤》參加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並獲銅獎。


回上層 回新聞總覽
Copyright c TUNGHA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總計畫辦公室電話 Tel : 886-4-2359-2559  FAX : 886-4-2359-2545
地址: 40704 台中市西屯區台中港路三段 181 號 TEL: 886-4-2359-0121 FAX: 886-4-2359-0361    Designed by  ASIAWAY
建議瀏覽大小為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