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交流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在交換意見裡能有更多元的思維出現。來自不同國,不同人種,相對在事務的思考上也會有所差異。想了解不同文化,不同性格的人們差異性多大。周邊的人或同儕間是否會影響你的看法。在科技進步神速的世紀,是否有一些觀念必須改變以因應時代趨勢。以日語為基礎語言,盡量達到地球村的概念。
活動的主題劃分為產業、經濟、文化、社會性等,各台日學校分組訂定研究題目,以團體為單位進行調查活動。其中(僅列舉其中幾組研究)
產業組調查在濱松市裡的產業和企業。主要的參訪地方有濱松市的樂器博物館,鈴木歷史館以及日本語教室。深入了解為何濱松市會發展起樂器和機車等的工業,並且實地訪問在這些企業當中工作的外國勞工們。
文化組研究濱松市裡以巴西人社交圈為首,組成的一多文化社會。請教住在遠州濱住宅區的外國人以及濱松市外國人學習中心的學生們,詢問他們在日本生活是否碰過任何不大方便或任何難題。並且將所得到的結果來詢問日語教師們與區公所的職員們,並了解他們是如何幫助這些外國人。由此,也將了解到濱松市是如何和外國人們一起向前邁進。最後,我們也將一起討論該如何在濱松市共同攜手向前。
名產組以日本最近的話題「B級美食家」,在濱松則有「濱松餃子」和「遠州風お好み焼き」這兩樣,名產組以這兩樣名產來調查名產的種種對濱松有怎麼樣的影響,我們要向街上的人們做訪問,接著訪問當地人,然後實際去吃濱松的名產。要了解文化,名產是最快速的ㄧ個方法,因此可以得知濱松的名產是否能都滿足台日雙方人們的口味。
東海大學參與人數:學生15人、老師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