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教授之專長為神學研究,此行之講座內容分為兩個主題,其一是探討「基督教大學的現代性」(キリスト教学校の現代的展開-二つの方向性について),會中除了講述日本初期近代民主化時代的基督教學校設立及發展外,也以潘霍華(德國有名牧師及傑出神學家)、布倫哈德(德國路德教會牧師)之主張分析基督教歷史上對立及分裂的原因。
其二是講述「基督教與資本主義精神」(キリスト教と資本主義の精神-ウェーバー仮説をめぐって),會中主要在探討韋伯學說脈絡中資本主義盛行的原因。韋伯之後的學說也傾向以為,每個人都應擁有「職業生活」,人一生中都有一定的任務,完成任務方可得到宗教性的救贖。這樣的說法讓往後許多美國的企業家喜歡假藉韋伯的理論,為某些不當的企業行為脫罪,韋伯學說就此很容易碰到障礙,以及存留與否的思索與質疑。一般來說,過去韋伯遭到嚴格檢驗的原因是由於歷史考證有誤的原故,美國學術圈較為採用韋伯來解釋社會現象,也跟想要積極對抗共產所擁護的馬克思主義之歷史脈絡有關。金井校長本人則認為,宿命與預選說的觀點才真正值得去探討,尤其,天職是否存在於每個教徒心態之中相當難以去證實,韋伯對宗教觀念也似乎沒有深入理解。
此次講座之2場公開演講共合計約有300位學生參與,受到學生們熱烈的迴響,但亦有少數學生表示神學主題有些深奧難懂,但至少讓參與講座的學生對神學有基礎的認識。
除了公開演講外,本校亦安排金井校長及隨行的佐佐木律夫事務局長參訪台中市歷史建築及國家第三級古蹟萬和宮。金井校長對日治時期的部份建築仍為台灣地方政府繼續沿用表示相當感動,另外,由於金井校長自身為虔誠基督教徒,對於萬和宮的參訪也深感興趣,此行著實讓外賓有機會瞭解台灣的民間信仰文化及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