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校內搜尋
全球站台搜尋

 

<<   2025年02月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教學卓越教師專訪
教學創新得獎教師專訪:日文系黃淑燕教授和古川教授 撰寫者: 採訪整理 / 王文玲、攝影 / 翁子晴、程鈺絜  [2005-10-20]

??濃濃的人文色彩??

事是從我們聽說有兩位日文系的老師會在假日自費載著一群學生到處去尋訪耆老開始。

日文是台灣老一輩,現在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普遍會使用的語言,這樣的課程設計大大的引起了我們的興趣,不僅是課程的內容如此的與眾不同,而且這樣的課程洋溢著如此濃厚的人文色彩。

我們首先找到了勞教處指導長—黃淑燕老師,黃老師向我們介紹了日文系中的兩門課「台日地區研究」與「媒體寫作」,以及這兩門課的授課老師—古川老師。

「台日地區研究」是日文系大三及大四生的選修課程,課程頗受學生歡迎,在黃老師和古川老師的設計之下,這門課讓學生藉由「日文」這個語文媒介,來學習某個世代的歷史,在這門課當中,語言退居配角,『人』躍居而為主角。

從人的身上開始學習

古川老師認為歷史來自於世代,而世代的組成基礎分子就是個人,與其從教科書上去認識各國或各個族群所寫下的歷史,不如直接從現在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老人家,他們經歷了不同的統治者與族群的衝突下的人生,來看他們這個世代歷史的縮影。

深入歷史的衝突點

不怕挑起族群爭議、也不怕挑起種族情結,黃老師和古川老師在去年就挑選「霧社」作為他們探訪耆老的據點。「霧社」是一個種族眾多的地方,也是一個沉重的歷史事件所在地,更是無數個淒美動人故事的傳誦地。
「霧社」地區除了各族的原住民外,尚有來自大陸的漢人、日據時期遺留的日本遺族、原住民與日本人通婚、漢人與日本人通婚及原住民和漢人通婚的混血兒,算是一個種族、血緣混雜,並且各族群間愛恨情仇交織的地方,這與我們一般人對「霧社事件」中莫那魯道為抗日英雄這種簡單的國家歸類大不相同,黃老師說。「老師帶著同學去一個種族複雜、歷史情結糾葛的地方,難道不擔心引起不必要的衝突?」我們帶著擔憂的口吻詢問。黃老師笑笑說: 「族群對立」在我們的新聞中好像常常出現,不過那時接待我們當地的居民中雖然有各種族群,但是他們彼此間都相當和善而熱忱,在日常生活中,族群並不是經常出現的議題。

哀淒的歷史悲劇

「在霧社地區,我們參與了居民的生活,並從聊天中了解他們的歷史。」在這個訪談的歷程中,老師和學生的角色一致,都是必須各自找到願意分享的老人家,讓老人家願意敞開心胸,侃侃而談,老師和學生擔任傾聽者,並記錄屬於這個老人家的半生誌。黃老師分享了一個日本家族的淒美故事: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婆婆,平時住在與世隔絕的山區,誰也不知道她是一位道道地地的日本人,一位在歷史的悲劇中不被日本政府所承認的女子……。老婆婆的心中有太多的悲苦,在年少的時候曾因身份受到歧視,舉家遷移到深山中,因而造就她孤絕的個性,難得有一群陌生而熱情的人願意傾聽她的故事,她拋開了心中阻絕人群的大石,娓娓向這群親切的陌生人道出她婉轉的一生,也道出她整個家族不為人知的辛酸與苦楚。

觸動你的內心深處

就這樣,在黃老師和古川老師的帶領下,東海大學歷屆的日文系大三學生運用所學的日本語去接觸人群,包含尋訪九二一社區重建後的龍安社區、在榮總聽榮民老伯伯的心聲、到埔里的長青村訪問一對在九二一時撿別人的爸媽回家養的夫婦、到雲林教養院教日文等等,最近還去訪問中部水沙連地區的幾個部落。兩位老師堅信:語言只是一個工具,能觸動內心深處的還是來自於體貼與關懷,「唯有觸動了內心,才能盡量站在他人的立場去思考、體貼、作事情。」這是一種文化的傳遞,也是兩位老師默默傳達的意念。

知識的力量

深入田野調查,進入人類真正生活的本質探索後,黃老師有著深深的慨嘆,知識是一種力量?還是一種暴力?握有知識者玩弄權力於股掌之中,若居心為善,像長青村那對撿別人爸媽回去養的夫妻,那麼,擁有知識與資訊的他們,因而有能力寫計畫申請經費,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知識是一種力量。「但看到更多更多因為不知道政府的政策,不知道如何寫計畫,許多九二一苦難的災民依然坐困愁城,我深切感受到知識是一種暴力。」黃老師有感而發。九二一的苦難在他們的城鄉探訪下,截至目前尚未結束,也許還在蔓延??

學生才是課程中的主角

而在古川老師「媒體寫作」這門大三大四的選修課上,看到的不是老師站在講台上講,學生在台下聽的景象;反而相反過來,古川老師安穩的坐在台下,笑咪咪的聽學生上台說明,當聽不懂學生的表達時,才偶爾與日本交換生交談幾句。這是一門用中日文對照翻譯寫作的課程,最終要求要將成品刊載在對外發行的雜誌「花火」上。這本「花火」雜誌對國外發行,包含日本、沖繩、以日文為第二外國語的人,一部份的泰國、菲律賓人等。所以在討論的過程中,古川老師不斷的詢問:議題是否具時效性,是否有足夠的照片刊登等等,儼然是雜誌社總編在與編輯們探討雜誌走向的模樣。「這樣的課程很有壓力,但是也給我很大的挑戰性。」一個受訪的學生說道。「上過這門課後,許多學長姐畢業後從事雜誌採編的工作,我想我也會有興趣從事這一方面的工作。」一個擔任雜誌顧問的大五學姐這樣表示,她才剛以交換學生身份從日本回來。

多重角色學習

除了在東海大學的學習之外,學生也有機會參與國際交換生的學習模式,在國際教育合作室的努力下,東海大學和日本地區十五所大學簽訂姊妹校,提供交換生的學習模式。除此之外,暑期期間在名古屋的人間環境大學及沖繩的沖繩國際大學也有合作的課程。今年的暑假黃老師和幾個學生就到沖繩作了一個關於美軍和日本居民衝突情形的田野調查,由於是私人行程,黃老師和學生們就寄宿在沖繩當地的友人家中,如此一來更貼近了住民的生活,更能傾聽在地人的心聲。在多元的學習模式下,日文,就如此變成一個拓展國際視野的媒介,原來,不是只有英文可以通往國際,任何語言都可以,只要你帶著願意學習的心。

沒有評價的期許

在這樣自由的學習風格之下,令人好奇的是老師如何評鑑學生的學習成就?「我儘量減少給學生的評分,讓學生自評與互評是最好的方式,只有學生自己知道自己學到了多少。」古川老師如此實踐。而黃老師對學生期許「成績在人生歷程中並不那麼的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相信自己在這門課當中所學到的,以及你對自己學習後的評價。」在教與學的分野上兩位老師拿捏的尺度令人嘆服,這種評鑑的方式雖說是一種學生的「良心」評鑑,但我們卻可以從老師讓學生學習自省的歷程中,看到老師對學生的信任、相信學生的無限可能,這樣心理性暗示的期許,也許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開滿各色美麗的花朵。


回上層 回新聞總覽
Copyright c TUNGHA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總計畫辦公室電話 Tel : 886-4-2359-2559  FAX : 886-4-2359-2545
地址: 40704 台中市西屯區台中港路三段 181 號 TEL: 886-4-2359-0121 FAX: 886-4-2359-0361    Designed by  ASIAWAY
建議瀏覽大小為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