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東海,在某個角落正醞釀著一股「東海復興」,一個名為「人文三缺一」的系列活動正蠢蠢欲動著。
「人文三缺一」不是演講,不是座談,也不想是讀書會,當然更不會是聯誼。上述的活動形式,在當今大學校園中並不缺乏,不論其目的為何。「人文三缺一」與演講、座談、聯誼等活動形式之間,唯一共同之處在於「聚在一起」,是一種「聚會」的形式。這樣的「聚會」,不想受限規則形式,不刻意營求嚴肅的「正經事」,更不追逐績效所需的成果。說穿了,這個聚會沒有目的,沒有目的就是唯一的目的。因為,這個活動的初衷,正在於不是為了要滿足什麼特定需求,更不是為了要達到什麼具體目標。
再想想,「人文三缺一」這個聚會,也一心渴望發生促成許多事。許許多多著眼於大學理念的再定義、知識人使命的提醒、校園氛圍的營造、知識求真的交鋒、篤志勵行的互勉、甚至未來願景的勾勒。也因此,這個活動的目的並不單純,也不唯一。因為,這個活動什麼都想要,也什麼都需要。這個「什麼」,就是大學生活的所有可能性。
「人文三缺一」直指的是一種對於人文生活的渴求,在「求真、篤信、力行」的大學生活中,我們除了讀書、思考、寫作,更需要對話。
身處於當前的大學校園並不從容,亦不自在。所有老師與學生的行事曆,被學校的要求,社會的需求所決定。每一個大學知識人的生活都被工作所填滿,都屈從於評鑑考核的牽絆。如是制式刻板的管理生活,競逐卓越的績效生活,窒息了從容自在的人文生活。這個聚會,正是要在當前學者師生各自拼命,互不往來的煩悶繁忙生活中,硬是擠出一點點可以濡沫知心的可能性。
若問:為什麼聚會?
我們說:我們缺乏對話,我們需要對話,我們想要擁有一種心靈有所歸宿,志業相互砥礪的人文生活。
是時候了!大學校園生活的朝氣活絡,知識滋長的相互灌溉,不能只是埋首讀書、思考、寫作,那是獨善一己;我們還需要對話交談,更想兼善東海,人文薈萃。
來吧!每週二的夜晚,讓我們相聚於角落習齋,讓我們將人文生活成為一種日常習慣!
◎時間:每週二晚上 18:30 – 21:00
◎地點:角落習齋(C116)
![](/UserFiles/image/2013/teach04/new11364172291_Page_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