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2.thu.edu.tw/~teach/UserFiles/PICT2389-2.JPG)
一、 志工招募擺攤
志工專題研習方案於新生訓練大學博覽會期間設攤宣傳,共有四位老師在現場為同學進行解說,並鼓勵學生參與志工團隊,招募期間共回收36份報名表,後續並由老師透過電子信箱與手機主動與報名學生聯絡,告知訓練活動之訊息。
二、 志工招募說明會
說明會當天有15位學生出席,其中有10位同學是設攤當天報名的,另外4位是事後報名,由此可見,設攤招募的效果似乎優於網頁公告、海報張貼等。
志工說明會在中心的會議室進行,流程包括老師自我介紹、學諮中心服務項目與環境介紹、以及儲備志工課程說明,提供同學本學期志工活動的行事曆,讓學生可以評估時間上是否可以配合,並且說明學諮中心志工的義務與權利,亦讓學生評估自己是否有意願參與整學期的活動。整個過程不讓學生有強迫參加的感覺,而是告知充分的訊息,由學生自行決定是否參與。
三、 迎新生志工聯誼會
迎新生志工聯誼會在團諮室進行,透過團體活動的方式,在一種輕鬆娛樂的氣氛之下,增進同學與中心老師、以及同學與同學之間的認識與信任。回饋表結果顯示,雖然部分同學在活動進行中感到不自在,但大部分的同學對活動進行的方式感到滿意,並且認為活動有助於拉近彼此的距離。參加13名學生中有11位完成整學期的訓練課程,另外二位,一位參加其他社團活動,另外一位參加校外的志工訓練,而沒有持續參與。
四、專題研習(一):初層次同理心
邀請張佳雯老師主講,共有6位志工參與本次專題研習。張老師先請同學分享自己被幫助與幫助別人的深刻經驗,接著講述示範「傾聽」,要聽見對方說的方式以及在乎的內涵,並用表情、身體動作、口語回應向對方表達”聽懂了!”同理不等於同情,同理心包含對情緒、想法、情境與行為的同理,適當、真誠、完整清楚的傳達自己所理解的部分,並澄清對方所在乎的。
回饋表統計顯示同學認為傾聽的實際操作很有幫助,對於何時?何地?如何傾聽與表現同理心皆有清楚的瞭解,有助於日常生活人際關係的溝通。
五、 志工值班說明會
經過說明會和聯誼會後,確定本學期的儲備志工人數為12位,舊志工有1位。另有3位同學分別因為社團、無法配合中心值班或活動支援時間、參加自我探索團體之後覺得不合適等原因而退出,帶領志工團之老師尊重3位同學的決定,也歡迎他們以後可以參與中心其他活動或者運用需要的中心資源。
本活動開放給儲備志工同學邀請自己的同學,以及其他非儲備志工、有興趣瞭解的同學,為下學年的志工招募活動稍做宣傳,參與的學生共有22位。
說明會內容以志工值班的相關規定為主,包括志工值班時間、值班流程、值班任務與注意事項等,並排定期中考過後的中心值班表以及協助學諮中心相關活動的志工名單。志工值班時間為期五週,未能準時值班的同學皆有請假與補班的動作。在活動支援部分,大部分志工同學都能準時參與。
六、 專題研習(二):情緒的認識與管理
本次研習邀請李淑敬老師主講,共有12位志工參與。李老師以小遊戲開場,介紹情緒與壓力的定義、功能與特性。此外,講述憂鬱情緒與憂鬱症差別、憂鬱症的成因與等級、憂鬱症對身心造成的負面影響,最後講述壓力的抒解與情緒的管理。
參與研習之志工同學表示,研習有助於他們對情緒、壓力與憂鬱症之概念的瞭解,也有助於同學面對自己與他人的情緒,能學習覺察自己的情緒反應、適當地抒解情緒壓力,也能學習陪伴情緒低落的同學朋友。
七、 迎新年志工聯誼會
為凝聚志工間的情感並瞭解志工參與該項方案之心得感想,志工訓練方案於1月2日邀請中心老師與儲備志工ㄧ同用餐,透過輪流問問題的趣味方式,增進師生之間的向心力與親密感。中心老師ㄧ一對志工同學說些話,肯定志工同學這學期在課程學習、中心值班與活動各方面所表現積極認真的態度。現場志工同學建議下學期舉辦非營利機構的參訪活動,中心老師會評估納入培訓課程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