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2.thu.edu.tw/~teach/UserFiles/group -2.JPG) ![](http://www2.thu.edu.tw/~teach/UserFiles/group B-2.JPG)
志工自我成長團體的目的在於促進志工之間的認識與凝聚力,並且對於自我有更多的認識與探索。因為考量到場地與時間之因素,將志工分為兩個團體,每個團體各8人,成員出席狀況穩定。兩團進行方式相同之處在於協助成員彼此認識與熟悉、自我介紹並形成團體規範,特別強調保密原則。
兩團相異之處則在於,陳麗如老師帶領的A團是根據阿德勒學派,是以家庭關係為主軸的自我探索,用輪流發言與彼此回饋的方式催化團體動力,較少動態的活動。首次團體請同學利用小卡一面寫自己的名字、一面自由繪圖創作,利用卡片來呈現自己。接下來的團體利用「探索心遊戲盤」(參考成果照片)讓同學述說家庭生命故事,包括家庭的生命曲線圖、自己在家中的位置、對在家中排行序的觀感等等。以家庭與自我為深入探索的特定路徑。
周怡伶老師帶領的B團則是以高結構的團體活動進行,透過活動引發成員們參與的動機。利用情
緒卡(參考成果照片)讓成員對自己的情緒有更深層的覺察,並且辨識理性與非理性想法對情緒的
影響。催化成員回顧過去的成長過程,藉以探索自己的價值觀、價值觀對自己的意義與影響,
瞭解過去的經驗如何雕塑出現在的自己。並且協助成員從中自我探索當中獲得成長,並展望未
來。
整體而言,成員們對於團體的活動具有高度的投入,願意去表達、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感覺,也
能去傾聽、尊重其他成員的發言。團體的互動氣氛熱絡,成員之間能自發地給予回饋、支持與
鼓勵。團體結束前,領導者也針對活動的學習做立即性的核對,成員們皆表示有所學習與收
穫。透過回饋表可以看到多數成員表示能信任團體,自在的表達,投入參與,也因此更瞭解自
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