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4月18日邀請台灣大學教授,陳國泰老師蒞校演講 : Internet Reporting and XBRL。以下為簡要演講內容。
目前社會網路系統的全面性整合,也促使商業會計和資訊做有效資訊流通。從商業會計角度來看,會計為表現企業營業活動的資訊系統,透過資訊的傳遞,來達成利害關係人的有效溝通。而過去會計資訊的傳遞較為狹窄,透過現今網路工具來擴大會計資訊的通用性及延展性。
企業報表語言(Internet Reporting),為一種電腦語言,可讓企業用來表示財務資訊並進行溝通。此工具可用於網路傳播,讓使用者可做加工運用。
接著探討為什麼要使用網路報表?主要有以下需求:
1. 政府法令規定-政府機構來規範特定重大事項,要求公司需要連續性發佈,以符合資訊揭露的規定。
2. 自願性揭露-公司有誘因自願性揭露資訊,讓財務資訊能更透明。
3. 網路報表之特徵-將報表標準化,以利資訊的溝通。
4. 資本市場之影響-市場越趨活絡,面對投資人,市場需標準化。
5. 網路報表GAAP之運用
陳教授接下來仔細探討何謂網路報表?
網路報表主要是透過使用網際網路來做財務報導的發佈。
並思考為何使用網路報表?網路報表之動機可分為下列幾點:
1. 可減少公司發佈財報之成本及時間。
2. 當公司將報表放入網站上,全球各地之使用者,皆可獲知,屬於使用者啟用系統
3. 傳統的揭露,可能增加。例如從更換董事、會計師和經理人等。
4. 增加更多揭露型態之報表和揭露,有影片、會議等方式。
5. 對小公司來說,可增加投資者對小公司認識機會,增進資本的流通性。
其特色為:
1. 時效性-頻率性報導增加
2. 成本降低
a. 減少財報發佈之成本。
b. 減代理成本和契約成本(資訊公開透明,透明度高時,訊息判斷正確)
3. 內容多元化
a. 不同公司具有不同特性,對其特定型態做標準敘述。
b. 財務特性不標準,使財務報表更須要透過XBRL來標準化,以利比較公司間財務狀況,和資訊的策略。
4. 便利性-可透過key word來提供快速搜尋。
5. 互動性-增加企業和投資人迅息傳達交流。
6. 更寬廣的知識-除了財務資訊也有非財務資料,
7. 潛在風險高-具風險高,若有駭客更改網路財務資訊,其責任歸屬問題。
目前的問題為
1. 網路報表目前無規定和標準來制來此模組系統。
2. 網路報表發佈標準化而言,仍未意識出對股價之影響。
面對現行網路報表,能提出標準格式為-可延伸企業報告語言(XBRL)
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可延伸企業報告語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主要讓資料的財務和非財務資料的供應鏈更為有效。透過呈現公司財 務資料和非財務的電腦程式語言,可迅速搜尋投資人之需要。利用Xml syntax (語法,類似電腦文法)+accounting semantics(語意,用於會計)。實務上,各產業有以自己的語法,來表達自己產業的資訊。透過程式語言,可降低整合性資訊的錯誤,而程式語言之型態必須標準化,才能夠進行分類。從分類來看,仍需透過標準化,才能透過規則來遵循。
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1. 私有資訊會愈來愈少,同時政府機關所要求之揭露又愈來愈來多,使資本市場自主化,讓市場更有效率。
2. 對市場價格反應更快速,市場上認為資訊愈透明能愈能和市場相連結。
3. 除了提升資本市場的效率,從經濟面來考慮,因網路報表產出,使報導成本降低,即便有壞消息,公司從成本效益來看,仍願意去揭露壞消息。
4. 當政府要求揭露愈多,使網路報表的資訊內涵可能降低。因而衍生下列問題:
議題1.既然網路報表的資訊內涵低時,是否仍有需要限制年報發佈時間?
議題2.當資訊內涵低時,是否仍需要發佈年報,因為年報資訊內容己在揭露和發佈時反應出來。
議題3.即然資訊訊內涵低時,則是否仍需做審計?
陳教授也針對上述議題和同學們熱烈討論,並談論到因應會計的資訊化,使得網路資訊對CPA的影響。
1. 時間資訊的可信度?
會計資料加工時,可能會有誤差,造成財務報導雖為公司資訊的供應鍵時,公司揭露時,網路上的報表系統可能有問題,影響公司整體的公司資訊狀況。
2. 資訊的安全性,可能遭受竄改,網路資訊的竄改是無痕跡的,因此對外部投資人是一大損傷,對公司內部資訊的監控更是一大考驗。
最後很開心陳教授為本校帶來會計資訊整合的新潮流,並帶領我們思考會計現今所面臨的資訊架構,以及會計人員在資訊提供上需面臨的社會責任,本次演講使我們裨益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