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不少網路報稅資料被人透過P2P軟體搜尋到,導致個人資料外洩。P2P(Peer-to-Peer)分享軟體,正式名稱為「點對點檔案交換軟體」,包括常見的eMule、Ezpeer、eDonkey、Kazza、FOXY、BitTorrent(簡稱BT)等軟體,透過這些軟體可以很方便快速的找到音樂、影片、程式等各種網路資源,近幾年已成為網友們的最愛,不過這類P2P軟體都會有一個分享資料夾,在其中存放由他人那分享過來以及自己可分享出去的內容。提醒您,在設定P2P分享資料夾時要特別小心,不要把自己電腦中的其它資料都納入分享資料夾,成為別人可分享的檔案。
另外,若使用某些「惡意」的P2P軟體,即使在已指定分享資料夾的情況下,還是可能將硬碟中所有檔案分享出來,或是您不小心把整個電腦硬碟的C槽、D槽全部都分享出去,那自己的個人資料就會被別人用P2P搜尋到,導致個人私密檔案在毫不知情的情形下,完全外流。
值得您注意的是,任意在網路上大量交換受著作權法保護且未經授權之文章、圖片、音樂、影片等資料,是侵害著作財產權人之重製權及公開傳輸權的行為,如果著作財產權人提出刑、民事訴訟,侵害著作權者就得面臨刑事處罰、負擔損害賠償;當侵權行為是意圖營利而製造或販賣、贈送盜版光碟者,更可由檢察官提起公訴。
(本訊息部分資料參考自中廣新聞網 張德厚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