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生態產業發展現況-專題演講:綠色創業
秉持「臺灣生態產業發展現況」之理念,東海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博雅生活培育計畫舉辦的講座邀請了各類人才分享經驗,範圍涵蓋產官學界的人才,從社區、業者、政府機關等多元角度,全面討論生態旅遊、有機農業等生態產業,讓生命科學系具有專業生態學科知識之學生瞭解此類生態產業,思考綠色產業中之不同面向。於 2011年5月17日在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館LS114,東海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博雅生活培育計畫舉辦了一場主題為「綠色創業」的講座活動,並邀請綠色工坊負責人-張佐嘉老師與學生分享經驗,讓生命科學系具有專業生態學科知識之學生瞭解此類生態產業,並思考綠色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張佐嘉老師所從事的工作亦屬於生態產業的範疇,原本以為生態產業已經算是新興的產業類型,但是講者所想到與之相關的內容更具創意性。像是販賣與生態學相關的產品,一般所想到的頂多是相關的教學教材等,或是以自然生命科學作主題的玩具遊戲,事實上,像是講者所提供的琥珀糖就是很有創意的商品,這原本是國外博物館就有販售的相關產品,但是這是台灣市場上目前沒有看過的東西,這會是很好的賣點,再者,本身用糖包覆真實的螞蟻、蜜蜂、麵包蟲等,像極了自然界中就會產生樹脂包覆昆蟲產生的琥珀,況且琥珀糖是真的可以食用,是一個趣味性十足的產品。
其實類似這類的產品會是很有市場,因為對大眾來說會覺得,這一類和刻板印象中較專業難理解的自然科學,能夠生活化,結合趣味性會很新奇。而這一類的產品,應該是很適合具有生科系相關專業的人才,具備有基本的專業知識,才會能正確的與其他相關專業作結合,並有效的執行運作,藉由將生物的專業知識與良好的產品設結合,此等跨領域的方式能以生物知識為基礎而發展新的創意產品,並提供新的商機,這有可能成為未來生態產業的發展方向。講者從事的工作主要是將生命科學的專業,與其他領域作延伸而產生的工作機會,像自然科學的相關教材,和承辦小朋友的自然科學營隊。這一類工作內容同時也對自然科學教育作推廣,讓這類工作又多了一層意義。
後半部分的演講內容是講者介紹他在國外所做的旅遊經驗。馬來西亞有隨處可見的各式各種變色龍,從最大體型到最小體型的都有,一張張與變色龍的近距離合照,很讓人羨慕。還有在其他國家壯麗的自然景觀,與當地生物近距離的接觸,得到的不只有難忘的回憶體驗,還有對世界更廣闊的視野。也好希望有機會能夠這樣出去國外體驗
講者在工作上的需求會至野外作採集,並認為這樣相較於人類過度開發所帶的影響,採集對自然生態影響及小,重要的是要積極的避免破壞自然生態環境,這類大規模的破壞,才會導致劇烈且無法挽回的影響。但有些生科系學生認為,雖然少量的採集仍是自然環境所能負荷的程度,但若是單獨個人的採集,怎麼能確保有多少人也同時進行少量的採集?而少數的採集即使加總起來,或許不至於變成一個龐大的數量,但又怎能確定這些總合所影響的結果,是否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影響,因為以這樣的立場角度會認為個人的少量採集,會有些不夠客觀,若是多數人也有相同的想法,這就不會是以個人為單位,而是一個大群體會共同進行的活動,因此,這就不能夠以自身認為個人的少量不受影響的行為,作為合理的理由,去對自然環境做不適當的行為。
在聆聽講者分享經驗的過程中,學生可吸收講者的生態產業經營理念,並瞭解生物多樣性資源在各產業之應用,讓學生對臺灣生態產業的瞭解能夠多元化。讓具有生態學專業背景的生科系學生,能夠以邏輯性的思考與敏銳的視野,思考生態產業在各個層面之影響,並從過程中,學習如何妥善經營臺灣的生態產業。對於這次教學卓越計畫-博雅生活培育計畫所舉辦之講座,參與的學生表示活動的主題與課程安排一致,也非常認真地參與。在活動內容的安排上,大多的學生認為符合其原先對活動內容的預想,因此,東海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博雅生活培育計畫希冀透過講座之形式,讓學生可以藉由與生態產業專業工作者近距離接觸之方式,使得學生願意主動學習並整合課本上所介紹的生態學理論,已獲得一定成效。
講者與課程指導老師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