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創作能力養成共學計畫引導教育活動】
教學卓越計畫-人文精神與美感生活計畫於2011年10月21日於本校博雅書院-習齋,舉辦多媒體創作能力養成共學計畫引導教育活動,邀請命定工作室引導師唐詩偉老師來帶領,幫助多媒體創作能力養成共學計畫的學生們克服在計畫執行中所遇到的問題,並連結活動體驗與執行計畫中所獲得的經驗,透過反思、內省與合作,來沉澱經驗,培養團隊的默契。
因此提案的學生是來自各系的通識課程學生,都不認識彼此並要一起合作完成多媒體製作的課程作業,因此引導師分別設計了許多不同的活動,來讓同學更加的熟悉彼此,第一個活動為大跳繩,引導師先利用簡單的小繩子,看大家可以跳幾下,大家很快的完成了引導師給的任務,於是引導師把繩子換成了大麻繩,試跳了幾下,同學們覺得怎麼跟剛剛不一樣,很難順利的跳一下呢?於是學員們開始討論起來,才發現麻繩會因為摩擦地板而反彈,做了些微的調整,才順利的完成了這個活動。引導師詢問大家,是什麼原因讓第二次的操作上的不順利?順著問題帶到學員們的身上,在原本的班級上大家或許都能順利的完成各自的工作,如今卻換了合作的對象,要怎麼做調整呢?學員們也開始往這個方向思考。
接下來引導師把大家分成三小組並規定A組只能肢體表達、B組只能能說話、C組矇眼做動作,接著引導師便指定一個任務需C組做完,在這中間學員們花了不少時間去溝通,去猜測夥伴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時間結束後,引導師詢問大家,在課程分組中是否也會遇到相同的溝通問題呢?有的學員指出,分組的討論上,有的同學會有很多想法並已想好要要怎麼執行了,但卻不知道要怎麼清楚表達出來讓大家知道,導致有點爭執。引導師也提出意見希望大家經過剛剛的活動,了解團體中那個角色的人會是怎麼想的;或是希望其他的同伴給予什麼樣的資訊,才會讓執行更順利。
最後,引導師把球放在中間,要用什麼方法才能用最快的速度,讓中間的球都拿到自己的區塊呢?在一次次縮短的時間條件下,學員們的球數不減反增,引導師反問你們是用什麼方法讓你們自己的球越來越多呢?學員表示與夥伴討論及實際操作,熟練後會讓過程更順利。引導師也提出若能把這些想法應用在實際的成小組上,是不是會對日後的功課有幫助呢?這是給引導員給這群學員的功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