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於100年12月05日於東海書房舉辦東海雅敘系列演講-創業精神展現生命價值,邀請精營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蔡適陽先生,分享「創業」之精神及「創新志業」成功之道。
講者於企業界服務三十年,民國七十三年與三位夥伴創辦「研華科技公司」,製作工業電腦,如今全球產值高達兩百四十億。講者的團隊還致力於培育新生代人才,創立「研華文教基金會」舉辦TiC100學生創業競賽,為創業教育奠定基礎,另有Global TiC,集結全球二十個國家的團隊進行競賽,目的是讓各國學生有交流切磋的機會。
演講主要分成三大主題:1)創業精神的定義及內涵 2)創新志業的價值與意義 3)創造豐富生命的價值。首先,講者為「創業精神」做個定義,「Entrepreneurship」是指創新活動的行為過程,而非企業家的人格特質,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定義此名詞跟態度及過程有關,而這包含risk, creativity等;至於「Talentrepreneurship」,則是必須將創業技能及創業精神作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標。創業型經濟已成為世界發展的主導程式,隨後會進入到創業型社會時代,而能製造差異的是管理和創業精神,所以要自我檢驗是否能創造出新的價值。講者認為「創業」不只是創新事業,也可以是創新志業,大部分的人都會以為開一家公司就是創業,其實進行一項有意義且有價值的行動才算是創業,像是自願服務就是很偉大的志業。
進入到第二個主題:創新志業的價值與意義,講者列出四項1)必須創造新的價值:先把熱情創意展現,接著價值創新實現,最後創意精神實踐;2)必須有志業的熱情:時代菁英透過創業精神的實踐成就生命價值;3)必須有志業的願景:蘋果創辦人Steve Jobs熱愛工作,他的成功在於尋求差異,立志設計出最方便使用的人機介面;4)必須有志業的使命:改變資源所給予消費者的價值與滿足,每個人的生命價值需靠自己去追求創造,要不斷問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熱愛自己所選,盡己所能並做到最好。所以創新志業可以解釋為,擁抱自己所愛與熱情專注投入一件有益的事,且持之以恆去貫徹執行。如果遇到需要改變的時候,不要去排斥,反而要調整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第三部分:創造豐富生命的價值,講者舉了幾個實例,包括林懷民、李安、席維斯史特龍及阿諾史瓦辛格,介紹他們的家庭背景並指出他們之所以成功的要點,結論出當一個人在做選擇時,不同的選擇會導向不同的結果,是否做對選擇且勇於選擇很重要,而我們應該選擇有意義和真實的生活。有時候,人們不一定喜愛從事的工作,但講者認為一定要愛工作中的自我,那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價值,這就需要剖析自己的性格,先是學習觀察力,接著培養分析力,最後擁有判斷力。《天下雜誌》曾以「公民教育」為題提出現代公民必備的五大技能,分別是思辨、尊重、負責、參與及閱讀,這讓每個人瞭解如何與各種人相處,並擁有改變的力量。提到「改變」,講者引用臺灣大學生機系方煒教授的話與學生們分享:「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對於學生們迫切想知道的就業事宜,講者提出幾個畢業生於應徵時會被問到的問題:「您有什麼樣的能耐讓公司錄取?您做過最成功的事?您做過最失敗的事?」講者的建議是經驗很重要,除了一定要充分準備,還必須具有自信,並要有個觀念-從公司學習到什麼是比薪水多少還重要。講者於投影片列出四種層次的人:第一等人,是創造機會的人;第二等人,是掌握機會的人;第三等人,是等待機會的人;第四等人,是錯失機會的人。講者向在場學生提問「您是第幾等的人呢?」Michael Abrashoff的一本書《這是你的船》裡面寫到,人生路上會一直遇到風浪,但要一一越過並朝目標前進,「You never go wrong when you do the right thing. 」。而志向事業環環相扣的五力有1)服務力 2)學習力 3)執行力 4)持續力 5)成長力,無論社會、經濟、公共服務機構或私人企業,都需要創新與創業精神。
蔡適陽先生於尾聲跟學生們分享,每個人都是工程師,應該創造自己美好的形象,而終身學習已成為現代公民應有的能力,期望大家都能朝這個目標前進。於提問時間,幾位學生向蔡先生請教自身欲瞭解之疑問,家族導師也適時給予個人經歷給大家參考,此場教學卓越演講於歡笑中結束,學生們對於此主題給了平均80%的滿意度。
講者蔡適陽先生
學生們專心聆聽演說
若需得知東海雅敘系列演講相關訊息請至東海大學博雅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