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卓越計畫─人文精神與美感生活計畫於2012年5月04日於本校人文大樓- H304、H305教室,舉辦聆聽的藝術:環境、人文與生活引導教育活動,邀請命定工作室之引導師-唐詩偉來帶領,幫助聆聽的藝術:環境、人文與生活的小組學生經由思考、溝通及課程單元活動,凝聚與啟發團隊的向心力,順利討論出要幫助非營利組織的目標。本次有13個小隊共95位修習聆聽的藝術:環境、人文與生活課程的學生參與,活動滿意度達97%。
首先第一階段,引導師請每組學生在限時40秒的時間中,共同在一張圖畫紙上隨意畫出圖形,接著每組指派一位學生向其他組介紹他們圖形的特色以及繪出此圖形的意義。這個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要讓同組的學員們瞭解他們共同所需要奮鬥的目標為何?以及學員們內心所期望建構完成計畫的程度為何?
第二階段分組活動,老師請13組小隊分別帶開至事先安排好的活動區域,給予每組學生5-6顆不同形狀、顏色的球體模型,每個顏色分別代表了不同意義,黃色:熱情、藍色:資源、紅色:刺激、綠色:再生/成長,老師利用彩色長繩將模型圍在大區域的方框中,接著小隊成員必須討論如何在不接觸到長繩的情況下利用筷子夾取方框中的球體模型。每組學生都絞盡腦汁思考如何達成任務,有些組別甚至合力抬起隊員,為的就是要達成目標。在此活動中,團隊可以強烈地體會一起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與經驗,並且分享成功的喜悅。
第三階段是分組競賽,老師給予每位學生6張廢報紙,團隊必須思考且討論如何在使用最少膠帶的情形下將各自6張廢報紙推疊成塔,並且推疊越高與越持久,獲得的分數越高。這個活動幫助學員們反思在團隊中可以獲得的資訊及元素是甚麼?此外,在目標任務中如何應用可以獲得的資源。
最後引導師帶領同學們思考且實際操作,老師反問學員們對期末報告(幫助非營利組織報告書)的期望為何?以及利用顏色小紙條請每組學生規劃出執行活動的日程表。藉由這次的課程活動,學員們表示對於之後共同商討如何幫助非營利組織運作有非常大的幫助,啟發團隊合作精神,是個難能可貴的上課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