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院跨領域創業實作學程
(科博館苗族特展與三義木雕展覽)
文化創意產業被視為第四波的經濟動力,是全球資訊化經濟體制下發展的一種新興產業,以推崇創新和個人創造力,強調智力、知識、文化藝術等對經濟的支援與推動為主要動力。於10/31由東海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辦公室、東海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等單位合辦為期一日的參訪。參訪重點包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特展展出之「三八女能手,施洞苗族服飾的兩個異想世界」以及三義木雕博物館之木工藝常駐展。
此次由科博館展出的苗族服飾特展與輔仁大學合作,透過服飾來介紹苗族母系社會和傳統習俗下的生活模式是如何與織品工藝交錯、融合。所謂「以針為筆,以線為墨,以布為紙」,簡短一句話卻道出織品工藝在苗族中所扮演的獨特性和重要性。苗族織品工藝主要可分為織、染、繡等三大技法,並搭配上從漢人市集交易而來之銀器、銀飾品而成。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工法和設計元素外,還有許多文化背景和傳說故事,因此,展覽的後半部透過設計師在深度實地走訪施洞,並切身體驗當地文化後,利用設計的手法將文化元素擷取、轉譯加載於現代織品媒材上,讓傳統文化得以和時尚設計接軌。
木雕博物館於一九九五年開館展覽,期間擴建過一次,擴建之後在牆面上使用木紋清水模,由內部裝潢開始就傳遞出濃厚的木材質感,令人印象深刻。三義之所以會獲得「木雕城」的別名乃使自於日治時期,由於苗栗當地盛產樟木,取材方便之因素下而漸漸發展出著名的木雕工藝。此後,大型傢具及傢飾交易,卻因木雕成品體積過大而攜帶不易,以及攜帶高額金錢的問題,導致此類交易的困難。於是工匠們進而開始創作許多實用的小物品,例如花瓶、酒杯和煙灰缸等,據說當時來三義遊玩的人們是人手一個小煙灰缸,十分盛行。而後由導演李行所拍攝的國片和鄧麗君所唱的小城故事正是以三義為主題所出品的。
此次參訪的主軸環繞於文化創意產業,透過觀展體現策展人欲傳遞的文化意涵、理念,並從中學習展場氛圍陳列方式與導覽服務流程的設計,瞭解龐大的文化內容在濃縮和轉化的過程是多麼的不容易,以及如何運用文化內涵之深度,在歷史文化與現代設計融合過程中取得一定的比例和平衡,將是文創產物優劣的發展重點之一。
科博館苗栗特展
三義木雕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