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計畫-共同學習-墾丁後壁湖潮間帶浮潛與無脊椎生物實地觀察
貫徹「無脊椎產業多元學習共同學習」主軸,輔以墾丁國家公園實地參訪,理論結合實際操作,經由教學卓越計畫指導,東海大學於2012年4月20日來到墾丁萬里桐潮間帶,舉辦一場主題為「台灣無脊椎生物產業之運作現況-墾丁後壁湖潮間帶浮潛與無脊椎生物實地觀察」的活動,以期讓修習無脊椎生物學課程之學生能夠瞭解該地區海生無脊椎動物資源之規劃與保育現況,進而對台灣無脊椎生物產業之現況有更多的認識。本實習活動之目標在於以墾丁南灣海域及後壁湖潮間帶觀察實習做為平台,使修課同學能在此過程中與無脊椎生物能夠有實際的接觸經驗,這種與生物接觸的實際經驗在所有生命科學相關課程是不可或缺的,而像無脊椎生物學這類課程而言實作之經驗更是重要。
在此活動之前,修課學生已分成數組報告來搜集不同分類群的墾丁海域無脊椎生物相關資訊,形態特徵生態棲地的描述及分類資料,並在課堂上報告,使得同學在進行珊瑚礁日間浮潛及潮間帶觀察前,能對墾丁海域之無脊椎動物已經有了基本之認識,且計畫亦邀請了具豐富經驗之生態工作者-李榮祥擔任解說員在現場帶領同學下海浮潛觀察無脊椎動物。在活動進行時,李老師先在岸邊講解潮間帶礁岩環境的生態環境,在下海浮潛前先讓學員們充分了解到與平時所學及課前調查資料的不同,除此之外,李老師也與同學一同浮潛觀察海面下潮間帶生物的多樣性,像是顏色五花八門的管蟲與海葵,以及外型顯眼的陽燧足;雖然無脊椎生物出沒的季節尚未達到高峰,但已經讓學員們充分體驗到與無脊椎生物面對面的感覺,也表示後壁湖海域的無脊椎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非常適合當作無脊椎生物觀察活動的生態戶外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