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美術系為了能夠提供師生於學校教學以外,體驗不一樣的文化與藝術知性,每年不定期舉辦異地教學活動,由本系教師規劃不同參訪地點與主題,帶團前往各個國家進行展覽、參觀、寫生與文化觀摩、學習、交流活動。
其中尤以膠彩課程部分,固定每兩年進行一次日本文化參訪。今年由專攻膠彩畫研究的李貞慧副教授,作為本次行程總規劃,於2012年1月15日始總計七天,率領美術系師生前往膠彩繪畫極盛的日本京都、東京,為此次教學的參訪地點。
到達日本第一天,便參觀「京都市立美術館」,它位於日本文化、藝術中心的京都,於西元1933年(昭和8年)所開設。當期大展是以探尋京都的藝術精神為主題,作品年代範圍涵括明治、大正、昭和到平成時期,日本近現代繪畫共111件作品。
第二天行程則前往京都市內重要文化財─「二条城」。二条城是由江戶幕府德川家康於1603年修建完成,保有日本桃山時期的傳統城殿建築面貌,而建築硬體內部,全以狩野派所繪華麗的障壁畫以及各式繁複的雕刻為主,在金碧障壁畫史中佔極重要的份量,也是此行的參觀重點。其後接著參觀以雕刻栩栩如生、姿態各異之千手觀音立像聞名的寺廟─「三十三間堂」,原名蓮華王院,是日本年大最古老的本堂,以「三十三」代表觀音菩薩曾化身三十三種色相度化眾生,內部供奉一千零一尊佛像,是由三個派系的雕刻師傅在不同時間陸續完成,華麗而莊嚴,顯現出日本傳統工藝美學的極致。
位於三十三間堂旁,則是為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的「智積院」,是統轄全國真言宗智山派總本三總寺院。現在是真言宗智山派僧侶培訓和研究的地方,也是人們為祭奠祖先或者是祈禱而參拜及學習佛教的勝地。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是參觀江戶桃山時期畫家長谷川等伯的障壁畫真跡,並探討障壁畫的製作過程與繪畫技巧。行程轉至「放光堂」與「森田紙張專門店」,進行創作材料的補給,店裡除各式各樣的膠彩畫用紙與顏料外,並接觸到日本民族對於任何事物的謹慎與態度,也讓學生對日本文化有著更深的一層認識。
離開京都,第三天前往有「小京都」之稱的金澤。「永平寺」為曹洞宗的總寺院,寺內有許多年輕的修行者。此次參觀寺內大堂的「傘松閣頂棚畫」,總計有230幅日本名畫,繪製於佔地160個榻榻米大堂的天花板上,看上去壯觀浩大且風格迥異,皆是邀集日本國內膠彩名家所繪。下午安排至「金澤市立安江金箔工藝館」參觀,主要希望學生體驗創作材料的製作工序與耗時,同時也認識日本傳統工藝的傳承。有日本三大名園之稱的「兼六園」,是金澤市著名的景點,遊走其間可充分感受到呈現日本庭園的典雅樣貌與設計巧思,著實令人歎為觀止。
第四天,在前往白川鄉合掌村的路上,映入眼簾的是皚皚白雪,而一路上滿是乘載著陽光的閃爍不止的雪景與遠方的山色,正猶如課程間老師所播放日本知名畫家經常繪畫的題材——對於美術系的學生而言即使是第一次前往日本,但那卻是再熟悉不過的畫面。因氣候嚴寒、降雪豐厚所衍生出來的特色建築—「合掌村」全部由村民集體互助手工興建而且未使用任何一根釘子,屋頂則以茅草覆蓋,全村近百餘棟屋舍,可以體會日本傳統文化下,對於自我家鄉與文化保存的重視。
第五天前往「東山魁夷美術館」,館內展出以山水障壁畫為主題的大型原跡畫作,透過細細的畫作導讀,可以清楚的看到畫家的用筆與速度,也了解到畫家製作過程的深入探索。
第六天,東京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場大雪,學生們便興奮的在浪漫的雪雨中行進,上午來到位於古都鐮倉的高德院大佛,大佛盤腿穩坐,背靠青山,莊嚴而巨大,流線的衣襬、青銅的色澤,襯著雪花紛落,美景美不勝收。下午則是學生們期待已久,位於橫濱美術館內的「松井冬子創作展」,松井冬子為日本近年迅速竄紅的美女畫家,主要以「賤次」、「痛苦」為創作主題,作品細膩柔美卻深究人內心底層恐懼與痛苦記憶,因而引發許多的話題和討論。
此行日本異地教學,主要以日本美術與傳統工藝文化參訪為主,其中包含建築、雕塑、繪畫、庭園、金箔製作。觀看展覽時,學生與老師可以透過雕像、畫作進行現場討論與提問,在作品上也可以很清楚看到畫家使用筆觸、顏料的層次與細膩變化,並分析出時代美學與創作脈絡,超越了平時在書本或畫冊中的印象。而在台灣不易見到的庭園造景,在行程中也可以領略不同的風格設計,並領略日本寺院庭園配置所受到中國禪風的濃厚影響,學生透過此間更能理解日本與中國庭園的不同。
觀看過許多日本畫家的表現後,不論在題材上或是創作形式,都濃厚表現出對於自己所存在的環境感受。學生們更可藉此探討,如何從中尋找屬於自己國家、主體文化的題材,以及屬於台灣的原創藝術。行程總策劃李貞慧老師便認為:「透過異地教學實地探訪與討論,可使學生面對實際作品所引發的視覺震撼,重新思考自身在創作上理解的程度和態度,其所影響的效益深遠而無法估算。」相信透過這樣的實際行程,更能增進東海美術系師生創作上的精進與思考,並有效提升自我的卓越與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