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展服務學習創造關懷服務之風氣,藉由課程訓練,啟發學生自願服務與關懷之動機,並且培訓與籌組關懷服務學習志工團。從認識社區到融入社區生活,發現社區需求及弱勢族群,協助問題以獲得實際的解決,並且為社區注入新的動力促使社區更能發揮功能。體驗的過程中讓學生嘗試運用專業知識與人力資源,培養公民意識與關懷社會精神。
97年度關懷服務學習志工團培訓研習,活動內容透過專題講座課程啟發學生對於弱勢關懷的體會,以及對於學校、社區及志工服務之間關係的認識。研習由教室課程講授談起,再安排進入社區內觀察社區服務推動模式,發現社區需求及弱勢族群實際生活現況。活動最後由授課老師帶領同學參與回饋反思,反思活動首先由同學暢談對於觀察社區人文及環境心得,同時提出對於社區觀感以及問題改善意見,最後由老師帶領團體討論,引導同學由所見事務延伸到問題背後潛在問題,加深同學對於社區認識。研習課程及講者如下:
-
弱勢關懷實務工作概述
講師:劉寶愛 社會工作師
現任:東海大學兼任講師及台中榮民總醫院社會工作室社會工作師
-
學校與社區工作實務概述
講師:廖淑娟 老師
現任:亞洲大學社會工作系專任助理教授
-
社區實地參訪
地點:台中市西屯區福瑞里社區發展協會
講師:林添憶里長
-
社福機構參訪及服務實作
地點: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中教區附設台中市私立慈愛智能發展中心
講師:楊雯雯 社工員
-
社區文化導覽體驗
地點:彰化縣鹿港鎮老街
講師:查士民 老師
本次活動成效透過同學撰寫回饋心得,評估參與同學在這二天的研習訓練是否達到預期成效,歸納後達到下列二點成效:
1.專業課程結合社區實務參訪形式,加深對於社區服務認識:透過社區參訪形式驗證課程講授內涵,加深學習成效以及啟發學習動機。
2.身體力行體驗服務學習,激勵參與志願服務意願:藉由本次研習走訪社區及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真實反應社區服務之現實需求層面,透過身體力行激發對於供獻一己之力回饋社會。
未來活動規畫及辦理:
本活動為培訓關懷服務學習志工,作為未來參與社區服務方案擔任種子輔導員。透過研習發現東海鄰近之社區發展協會及社會福利機構,實際對於志願服務人力有著迫切的需求,而部分社區雖然已有發展初步雛形,因志工人力不穩定導致方案往往無法持續。有鑑於此,未來推動服務學習及培訓本校志願服務人力,將以銜接社區服務需求,僑外組未來將持續辦理師資培訓及社區服務學習方案,提供本校學生參與志願服務場域與機會。
9月1日參與首屆會計專業職場實習的同學即將前往事務所實習,為瞭解實習同學的想法及問題,並分析事務所未來的發展方向,特舉辦實習行前教育活動,以輔導同學儘速熟悉職場狀況。
會計系許恩得主任於活動開始即針對事務所未來的發展方向做一簡單的報告,並感謝KPMG會計師給予實習制度的協助。台灣四大事務所,誰能掌握未來的趨勢,就可擁有高度的成長機會。實習制度的推行,首先要感謝KPMG台中所陳君滿所長的努力,並提供優秀的實務師資予本系以及採用最好的團隊來帶領本校的實習學生。其次,能力的好壞不一定與成功劃上等號,但懂得掌握機會的人,其成功的機率便大為增加,同學能有機會至事務所實習,應感謝本次參與甄選的陳富煒、林琬琬、游萬淵及陳君滿四位會計師給予同學實習的機會。因此,同學至職場實習後,務必要保持感恩的心,周遭的同事、長官甚至客戶才會給你更多的機會。參與實習的同學務必謹記下列事項:一、保持感謝的心態。二、掌握人脈。三、多為周遭的人著想,並以禮相待。四、準時、勿遲到。五、幫助別人越多,福報越大。六、謙虛學習。七、笑臉常開。
參與本次活動的同學,對未來的實習課程提出部分問題及建議,許主任亦一一回答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並勉勵實習同學務必遵循本系的系訓「公益兼慈愛,卓越到頂尖」,公益即為顧及團體利益,慈愛則為幫助他人的表現;卓越則是在有所限制之下,將事情做到最好,此外若能將事情做到獨一無二,便是頂尖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