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錄 卷一~卷二 分享及討論
本週課程開始進入懺悔錄的部分。第一次分享,王教授為學生們做了導讀及引導,更提出了一個問題期盼同學們思考:讀這本書的用意是為什麼?明確的告訴學生們,讀書不能不清不白的就去讀,必須知道為了什麼而讀、必須站在哪一個角度去看。透過讀的過程來了解當時西方人的思想,所以閱讀懺悔錄的時候應該由第一人身的反身性思考的角度去看。『我』,為什麼可以代表那個時代的看法,而且會在一兩百年後的時代還可以被大家繼續閱讀而反思,盧梭赤裸的來表達他對於自己的生活及經歷,不像其他的自傳客觀性敘述,王教授為學生們導讀到此,接下來由祉函及慧敏兩位同學跟大家做分享。
祉函同學透過有深刻印象的句子來分享自己對盧梭的想法。其中分成若干部分如下:幼年、學徒時期、遇到貴人、宗教信仰的改變,這些的過程對於盧梭的各種改變對於他思想上的養成,「盧梭常說自己是個孩子但他卻引以為傲。」,「他認為自己墮落了,一面抗著偽善、一面孤獨生活。」,「為有誠實面對自己暴露自己,才能給予惡意中傷致命一擊。」,「我把自己完全的呈現出來,有粗鄙卑下的一面,也有高貴善良的一面」,藉由以上的句子跟同學們分享她對於盧梭的想法,盧梭一生中不斷追求著他想要的那個夢想,最後祉涵放了一張她自己畫的圖跟大家一起分享,相當用心。
另一位同學慧敏提到,盧梭的思想影響到康德、黑格爾等對於西方思想時分重要的人物間接也影響到了許多的西洋繪畫家,另外她也分享她對各個畫家之於盧梭的一些想法。
(1) 維美爾︰女性需要透過媒妁之言才能有婚嫁為什麼呢?
(2) 克林姆︰男性主導權,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亂倫的關係,但手下的女性知足於兩性之間。
(3) 郭維國:以自己來反思自己所處的社會,與盧梭以自身來反思的觀點相似。
(4) 陳界仁:一人分飾多角、迷幻狀態、自恭無頭人,反思及反撲社會,整個社會是渾渾噩噩的只有他是清醒的。
分享完對這些藝術家的看法後,慧敏同學繼續說著為什麼女性會被物化、而上一代跟這一世代的差別性是什麼。其他同學也相當熱烈的回應、討論著。由此可見卓越計劃開設的『閱讀偉大的書』課程,確實引起了同學們對於書本不同的見解與探討,除此之外,更刺激了自己的想法與學習,成效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