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電子報
2012年 12月
2012年 09月
2012年 04月
2012年 02月
2011年 12月
2011年 10月
2011年 09月
2011年 05月
2011年 04月
2011年 02月

 
東海校內搜尋
全球站台搜尋

 

<<   2025年02月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010年 12月份電子報
卓越計畫99.11月成效報導-全球視野與國際交流 撰寫者:
2010-12-04


 

 

日本人間環境大學異地教學

  台日交流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在交換意見裡能有更多元的思維出現。來自不同國,不同人種,相對在事務的思考上也會有所差異。想了解不同文化,不同性格的人們差異性多大。周邊的人或同儕間是否會影響你的看法。在科技進步神速的世紀,是否有一些觀念必須改變以因應時代趨勢。以日語為基礎語言,盡量達到地球村的概念。

  活動的主題劃分為產業、經濟、文化、社會性等,各台日學校分組訂定研究題目,以團體為單位進行調查活動。其中(僅列舉其中幾組研究)

  產業組調查在濱松市裡的產業和企業。主要的參訪地方有濱松市的樂器博物館,鈴木歷史館以及日本語教室。深入了解為何濱松市會發展起樂器和機車等的工業,並且實地訪問在這些企業當中工作的外國勞工們。

  文化組研究濱松市裡以巴西人社交圈為首,組成的一多文化社會。請教住在遠州濱住宅區的外國人以及濱松市外國人學習中心的學生們,詢問他們在日本生活是否碰過任何不大方便或任何難題。並且將所得到的結果來詢問日語教師們與區公所的職員們,並了解他們是如何幫助這些外國人。由此,也將了解到濱松市是如何和外國人們一起向前邁進。最後,我們也將一起討論該如何在濱松市共同攜手向前。

  名產組以日本最近的話題「B級美食家」,在濱松則有「濱松餃子」和「遠州風お好み焼き」這兩樣,名產組以這兩樣名產來調查名產的種種對濱松有怎麼樣的影響,我們要向街上的人們做訪問,接著訪問當地人,然後實際去吃濱松的名產。要了解文化,名產是最快速的ㄧ個方法,因此可以得知濱松的名產是否能都滿足台日雙方人們的口味。

東海大學參與人數:學生15人、老師2人。

 

參仿濱松市博物館

參訪濱松鰻魚產業

 

浴衣之調查與體驗

名產之探討

 

 

Global Student Lounge 正式落成啟用

  東海大學Global Student Lounge 經歷半年的施工建設,於99年11月1日正式落成。本次活動邀請全校老師、同仁及國際學生共同參加;未來Global Student Lounge 會成為醞釀東海大學國際化氛圍的孕育場。國際教育合作處也規劃一系列活動及特別企劃,鼓勵學生提升國際視野及第二外國語能力;東海大學同學及國際學生也能利用此空間進行文化交流。

     難得的是,邀請到歷任國際長參加本次的落成,包括:第一任國際長古鴻廷老師、第三任莊濟安老師、第四任簡良育老師及第五任王偉華老師。第一任國際長古鴻廷老師更擔任特別來賓開氣泡飲料慶祝,共同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此外,今年度更是東海大學國際教育合作處成立25週年。東海大學展開國際合作工作歷經25個年頭,在歷任國際長及同仁的努力下,持續成長發酵。現任劉舜仁國際長特別感謝過去前輩的努力及同仁的犧牲奉獻;並指出:「Global Student Lounge落成,將成為東海大學國際事務邁向下個階段的新里程碑。未來國際教育合作處會持續努力服務,並且積極拓展國際事務,各位的鼓勵是國際教育合作處同仁前進的動力。」最後,劉舜仁國際長更獻花予為國際教育合作處辛苦耕耘超過18年以上的同仁:賴蕾如小姐(Lily)及張靜華小姐(Sammie),感謝兩位為東海國際事務奉獻的耐心與熱誠。

Global Student Lounge 落成典禮慶祝活動

 

來賓欣賞國際教育合作處回顧影片

國際長獻花予服務國教育處超過18年的同仁

   

院級國際交流中心:志願服務的經驗分享

  教學卓越計畫為增進學生志願服務的能力,計畫主持人(傅恆德教授)邀請靜宜大學社工系主任陶蕃瀛老師演講,提供學生在志願服務上有更多的認識和興趣,並且在講後與師生互動,討論許多現實社會中可能碰到的問題跟案例,陶蕃瀛老師以過去實務經驗為例,就像上課一般的,用輕鬆卻很正經的方式來告訴所有交流中心的志工,當志工需要更努力的去學習,教學相長之間才不會因為專業的不足,而讓很多的好意打了折扣,演講中提及了八八水災的例子,希望能讓志工師生能夠更了解志工服務的內容跟原貌。

  陶蕃瀛老師擁有數十年的志工經驗,對於剛踏進志工領域且正在學習的交流中心志工們,陶老師心中有許多的期許,對於志工們也有相當的期待,陶老師特別說明,許多的人生經驗都是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去體驗去感受,然後有所得,這樣的感受會一直存在心中跟著一輩子,怎麼樣也不會忘記。

最後,陶蕃瀛老師分享了許多志工服務的故事,用故事來解答許多志工師生的疑問,用生動的方法來討論志願服務,一場演講中教學相長,讓志工師生們獲益良多。

參與演講人數共30人。

演講人陶蕃瀛老師

活潑生動的演講方式

   

院級國際交流中心:志願服務與自我成長

  教學卓越計畫為求設置交流中心順利,計畫主持人(傅恆德教授)特別安排培訓課程並邀請東海大學社工系教授曾華源老師演講,提供志工師生在志願服務時能有更多的自我學習機會,在演講培訓過程中,曾老師分享了許多的問題跟案例,曾華源老師以過去實務經驗為例,以說故事的方式吸引交流中心的志工,演講中提及了八八水災的例子,希望能讓志工師生能夠更了解志工服務的內容跟原貌。

  曾華源老師特別在演講中多次的分享他與兒子的相處方式為例,帶領志工要用“心”去體會每一件事,因為心有所得才能夠讓更多的體會變成動力,讓人生能夠更加的豐富有趣,用心去體會每一件事,品味自己的人生,當志工是快樂的加分。

  最後,曾華源老師特別告訴所有的志工師生,當志工是用多餘的時間,要能夠控制得好自己,才能夠有餘力去幫助別人,因為大多數的志工都是學生,所以在幫助別人之前,要先學好自我調配,才能夠將志工服務的精神真正的發揮。

參與演講人數共 29 人。

演講人曾華源老師

演講人曾華源老師

潑生動的演講方式

精彩的授講內容

   

2010 3rd Asia- Euro Tourism, Hospitality and Gastronomy Conference

  餐旅產業發展日益蓬勃及其國際流通之特性,有助於全球經濟和國際化交流之發展。當前的餐旅產業業務目標涉及旅遊、酒店和餐飲業所需要之人員、流程和技術的創新和發展,餐旅產業可透過新的技術、經營模式和管理做法轉型。

  在這個競爭的時代,改造和現代化是保持競爭力最佳方式,本次會議主題是“旅遊,餐飲和美食產業之轉型與現代化”。透過本次國際研討會可以促成、溝通不同觀念的轉變和現代化建設之思考,以便了解目前所需和方向。

  本次研討會的目的是提供一個國際交流平台,促使從業人員、研究人員和學者提出並討論他們的實戰經驗、研究成果和學術觀點,本次會議將展示來自東方和西方的觀點並分享任何改造和現代化餐旅產業所作的努力和成果。

  本次研討會超過百人共襄盛舉,與會者來自不同國家,透過學術發表、研究概念分享,以促進國際間之交流。

研討會主講人Dr. John Tribe 談
餐旅觀光產業之現代化與轉變

Dr. James Dawos Mamit
(Deputy Minister of Tourism Malaysia)
分享餐旅觀光之革新、創意

發表餐旅相關學術著作

參與聆聽知與會者眾多

   

國曼徹斯特大學化工與分析科學學院前院長Colin Webb教授參觀訪問

  東海大學教學卓越計畫邀請SCI國際生化工程著名期刊Journal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主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化工與分析科學學院前院長Colin Webb教授參觀訪問活動,Prof. Colin Webb 在 11月 25 日中午抵達東海大學,共計訪問四天。訪問期間活動內容包括:

一、 系主任及教授座談: 課程設計、教學方式、學生就業可能方向,座談中Webb教授談到該校化工系畢業生在英國銀行界極為搶手一事,引起老師們高度興趣,對未來化工系課程規劃與設計,有了不同的思考方向。

二、 研究生一對一研究指導座談-----研究生以英文說明個人研究主要目的及進行方式,計畫目的在於鼓勵系上研究生以英文發表並介紹個人研究主要目的、進行方式及初步結果。原本羞怯於以英文表達的學生,在指導教授鼓勵之下,十多位研究生勇於跨出第一步,得到非常難得而寶貴的經驗。也得到Prof. Colin Webb 高度的讚賞與肯定。以下是研究生英文發表後心得分享:

◎學生張智勇:我是顏老師的研究生張智勇,雖然明知現在自己的英文能力不是很好的程度,但是想到老師的老師大老遠從英國來看老師您,禮貌上也該介紹一下實驗,當然下這個決定難免會緊張,但必須挑戰看看,講過之後,感覺還頗新鮮的,至於怎麼有這樣的膽量,就是在心裡催眠自己,至少我的中文比外國人好, 以上是我的心得與感想^^thank you。

◎學生楊于萱:聽聞老師的教授要到學校來參觀的消息時,距離到來的日子已經勝不到一個禮拜了。對於平常極少用英文交談對話的我來說,這真是個令人既緊張又興奮的考驗啊。我翻開了之前就有在閱讀的英文書籍,並上網google了一些較為正式的英文對話,加上平時就有在觀看美國影集,我想我一定會努力表現得有自信,讓教授對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學生方瑋:藉由這次的機會,也上網查了一些相關的單字,雖然一開始做了很多心理建設但是,當面對面交談時,還是會緊張,但還是盡力講,因為在台灣生活,除非去外頭補習,平時很少有機會可以跟外國人講到話,所以真的覺得機會很難得。也因為這一次經驗,更深刻的了解到,英文是一種可以和更多人交談的一種語言,而非是工具,之後會更想多去學習,多去充實自己。

◎學生孫證雄:我覺得說英文其實比設計實驗還簡單,他只是將你所看到的一些文獻資料用口頭的方式說出來而已,並不是一種創作性的東西,如果常常練習,想必一定可以像說中文一樣流利。

 
系主任及教授合影 研究生一對一研究指導座談I
 
研究生一對一研究指導座談II 研究生一對一研究指導座談III
   

院級國際交流中心:志願服務的倫理與法規

  教學卓越計畫為求設置交流中心順利,計畫主持人(傅恆德教授)特別安排培訓課程,並邀請台中護專推廣進修部主任龍紀萱老師演講,提供志工師生在志願服務時能有更多的自我學習機會,在演講培訓過程中,龍老師分享了許多的問題跟案例。龍老師在社會工作界工作多年,現於台中護專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科任教,在演講中,他也大方的與師生們分享過去的實務經驗,以生動的內容方式表達心中的想法,並與國際交流中心的志工們一同分享。演講中特別針對在台中醫院附設社工室的一些工作情形跟志工們作心得交換,希望能讓志工師生更了解志工服務的內容跟原貌。

  龍紀萱老師特別在演講中提到作為一個志工的心態調整要與眾不同,在志工服務上的作為,付出是必然的,但也要學得專業才能讓志工的美意能夠更上層樓,志工應該以更專業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工作,只有以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工作,才能在過程中得到真正的收穫:讓人生能夠更加的豐富有趣、學習更多的經驗與知識。當志工是一種嚴肅樂觀的面對自己人生的態度。

  最後,龍紀萱老師特別推薦所有的志工師生,在從事志工活動時,如有多餘的時間,可以多閱讀對自己有益的書籍,要多充實自己,才能擁有更好的實力,進而去幫助更多人,因為大多數志工都是學生,所以在幫助別人之前,要先充實自己,才能夠將志工服務的精神真正的發揮。

參與演講人數共  33人。

演講人龍紀萱老師 精彩的授講內容
活潑生動的演講方式 講後問答時間



Copyright c TUNGHA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總計畫辦公室電話 Tel : 886-4-2359-2559  FAX : 886-4-2359-2545
地址: 40704 台中市西屯區台中港路三段 181 號 TEL: 886-4-2359-0121 FAX: 886-4-2359-0361    Designed by  ASIAWAY
建議瀏覽大小為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