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校內搜尋
全球站台搜尋

 

<<   2025年02月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子計畫四:全球視野與國際交流
專題演講 - 我的英文學習經驗 撰寫者:  [2010-12-07]

  教學卓越計畫為增進學生的全球公民意識,計畫主持人(傅恆德教授)邀請到文藻外語學院國際事務系賴文儀老師蒞校演講,提供自身英語學習經驗和同學分享。整場活動以簡報輔以賴老師推薦網頁與影集片段的方式進行,帶領學生進入有趣的英文世界,最後保留Q & A發問的時間,增進聽講者與主講者之間的互動。
  賴老師首先提出外語的重要,說明掌握了語言能力才能深入學科領域,並說明今天的分享是教大家如何進入英文環境,而不是告訴大家英文世界有多好。以自身的學經歷出發,並以自己教導的學生常出現的錯誤當做案例,勉勵同學學英文先化繁為簡,以溝通為目的來學習英文,而不以考試分數當作學習動機。接著從英文的聽說讀寫分別闡明之中的學習要訣與管道。
  賴老師說學習外語的「聽、說、讀、寫」在順序上是有意義的。在聽力上,需先了解主題內容,再去聽會比較容易獲取到有用資訊。並提供了美國的NPR與英國BBC的廣播和台灣的ICRT分析這些學習管道對於初學者練習的優缺。也建議同學先從電視下手,因為電視比電影時間來得短,學習負擔不會那麼重,而且情境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比較相似。關於會話方面,老師建議學生先抓住要表達什麼,重要的不是發音準不準確,而是必須要先進入情境。因為Bad English works. 老師說:只有講出來才可以掌握它。
  至於閱讀,老師推薦紐約時報作為閱讀的管道。老師說先挑有興趣的文章來看是重要的,唯有如此才能引發繼續閱讀的動力。也建議同學遇到不會的單字或片語時,先跳著看。讀文章時先領會精神,不在一字一句的單字片語的解釋上多花工夫,反而會對英文的閱讀更有幫助。老師說,這就是所謂不求甚解的工夫。在多閱讀文章的情況下,重覆閱讀到自己不熟悉的單字和片語,反而可以加深自己的印象。老師打破迷思的說,「背單字」其實是反其道而行,強迫記憶是最不合適的方式,因為容易忘記。人沒有單向瞭解一件事情的能力。只有透過大量閱讀,這些單字才會和自己產生關聯
  寫作上給同學的建議是,寫完之後自己唸一遍,在覆誦的過程中自己會發現錯誤,這是一種自我檢查的方式。「化繁為簡」其實是最有效的表達方式,許多同學習慣在文章句子中加入長長的子句,老師說同學對於子句的掌握能力還不夠時,不要嘗試拐彎抹角的子句表達,因為會使自己書寫的意見和主張被分散焦點,不易顯示出文章脈絡和邏輯。
  會後有許多同學針對自己的英文學習狀況(關於考試與學習技巧等…)向老師提問,老師也提供直指核心的建議。短短一個小時半的演講,賴老師用輕鬆自在的語調和同學互動,藉著自己的經驗,點出許多學生學習英文的困惑和盲點,讓同學獲益良多。參與演講人數共37 人(不含主講人)。


回上層 回新聞總覽
Copyright c TUNGHA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總計畫辦公室電話 Tel : 886-4-2359-2559  FAX : 886-4-2359-2545
地址: 40704 台中市西屯區台中港路三段 181 號 TEL: 886-4-2359-0121 FAX: 886-4-2359-0361    Designed by  ASIAWAY
建議瀏覽大小為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