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的校訓為求真、篤信、力行。強調真理為體,信行為用,不但以追求真理為基本要務,而且更重視實踐的精神。學校定位為人文與科技、教學與研究均衡發展的綜合性大學,教育理念包括「創造一個能自由尋求真理的學術研究園地」;以服務教育為基本方式之一,不僅要注意學生將來在學術上的發展,而且要顧及品德的陶冶,實施通才教育,重視教師專業成長與素質的提升;除培訓教學助理熱心輔導學生生活與學習外,課程的設計亦納入校外學者專家、企業人士及校友意見,更應顧及台灣社會的需要,不自限於象牙塔中。
本校為追求卓越教育,培育具有全人素養的學生,特於94至97學年度校務發展計畫再揭示「實施優質教育」、「提升研究能量及學術水準」、「加強與社會互動」、「充實軟硬體建設」及「進行行政革新與提升行政效能」等五項為發展方向。其中,又以「實施優質教育」為最重要的努力方向,至於其他四項,從教育觀點而言,也是為培育優秀人才,充實教學內涵和層次,提供優質教育環境的實施策略,經三年的努力已有實質的成效陳報教育部。之後的一年,則在既有的基礎上,依循上述的五大方向,採取「開創與創新」、「配合及連續」、「貫徹與執行」的行動特性,落實本校各項辦學的方針,朝優質化的學習環境、專業化的教師成長、科技化的教學設備、多元化的彈性課程、卓越化的教學研究、全人化的人格教育、資訊化的輔助教材、國際化的人才培育、透明化的評鑑機制、人性化的社會服務等十方面努力。
本校辦學的特色是一組三個同心的圓,學術單位是同心圓的基礎,同心圓的第二層是學校的資源(支援)單位,支援(資源)學術單位完成德智體群美各方面的發展。同心圓的第三層則包含所有的行政單位,鞏固中心的圓。因此,本校在96學年度提出「三圓一同心」之新興思想為主軸,期許本校各項資源得以整合,達成同心目標。
本校教學卓越計畫秉持上述理念及考量整體校務發展,本年度規劃仍以「三圓一同心之東海卓越教學」(如圖示)為執行主軸。為延續優良校風,在教育各面向重整提出包含「教與學成長」、「人文通識訓練」、「環境與服務教育」及「生涯學習與就業學習」等四大子計畫,為三同心圓之基礎。各計畫結合現有資源及過去三年執行成果,作縱向及橫向連結,規劃以學生為主體、永續發展之教學卓越計畫。同心圓之第二圓為e化,以建置全方位的e化校園,除提升e化行政效率外,亦提升學子之e化教育及教師e化教學。同心圓之第三圓為環境改善與國際化,藉此提供學生享受永續教學環境及國際化的友善校園。期許激勵教師提升教學專業,並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熱忱與興趣,在全人教育的課程規劃與薰陶下,培養出具國際競爭力,並為國家所用的棟樑。
|